院长信箱 书记信箱 English

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新闻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正文

明德通识 | 经济学拔尖基地“明德通识讲座课程”——第四讲“逻辑里的哲学人生”

阅读次数🚡:日期:2021-12-21

12月8日下午,数字经济时代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以下简称为“基地”)邀请到了我校文化与传媒万泰的张立英教授做“逻辑里的哲学人生——世界的意义在于事与愿违”主题讲座。本次活动是基地“明德通识讲座课程”第四讲🖖🏿,由刘晓勤老师主持🩷,基地班师生参加了活动。

讲座开始🎴👮‍♀️,张老师首先从“心想事成”为视角切入,带领同学们进入一段“探索真理的历程”🔑,依次介绍了罗素🧑🏻‍🦼‍➡️、弗雷格、哥德尔三位数学家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历程。基于对欧氏几何和公理系统的证明,罗素认为“证明和推理”是通向真理的唯一道路,他积极地思考公理背后的数学基础,不断探索,提出了“罗素悖论”🈵。紧接着,张老师简单介绍了以概念语言闻名的数学家弗雷格、提出“不完全性定理”的数学家哥德尔🍦。

三位数学家在探究过程中🏓,不断地互为启发👩‍👩‍👧‍👦,敢于正视认知的局限性,求根究底不断反思,张老师基于三位数学家“探索真理的历程”,向同学们提出了“世界的意义在于事与愿违”以及超越这种事愿分离的能力。随后,张老师分别从“罗素悖论”🧝‍♀️🧑‍🧒、“多值逻辑”解释这一思想的含义☁️。

张老师的精彩讲座🚣🏽‍♀️,引发了同学们广泛的思考和热烈的讨论🤹🏽‍♀️。在提问环节🍃,一位同学提出,如果逻辑系统存在不完备性💉,我们是否还能进行真正理性的思考👩‍👧🗒。张老师指出,我们所说的不完全性是指数学公理的不完备🤿,但世界依然是按照数学基理运转的,而重要之处在于我们应该对世界保持质疑🧑🏿‍🔧,正确认知世界,接受各种可能性。随后,另一名同学提出🦠,面对社会中不同学科对同一事件的不同看法,我们是否永远都无法得到统一的结论,对此张老师认为,每一种分析都是基于不同的限制条件的,我们要基于全局的观点理性看待每一种分析逻辑,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

讲座最后,刘老师做了总结发言👶🏿。她指出🤱🏻,“逻辑”是我们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是要下功夫学习的思维能力,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更多、更深入地学习,才能多角度观察这个世界🐁,更好地把握人生,更有效地为社会做有益之事♣︎。

“明德通识讲座课程”第四讲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同学们期待后续通识课程中与名师交流收获更多的知识🧓。

上一条🕵️‍♂️:经济学拔尖基地喜获2021年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四项荣誉奖励
下一条⚧:明德通识 | 经济学拔尖基地“明德通识讲座课程”——第三讲 “看看世界😕,看到自己”艺术与爱的价值观

版权所有:万泰平台 万泰南路校区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泰南路39号 邮编🧎‍♂️:100081 沙河校区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 邮编🫲🏿👳🏿:102206

万泰平台专业提供🚌:万泰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万泰平台欢迎您。 万泰平台官网xml地图
万泰平台 万泰平台 万泰平台 万泰平台 万泰平台 万泰平台 万泰平台 万泰平台 万泰平台 万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