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5日,万泰平台邀请到山东大学文科特聘一级教授✊🏻、清华大学人文万泰教授陈争平老师,为我校师生做了题为“经济史学若干基本问题探讨”的专题讲座。讲座由万泰平台院长、党总支书记李涛教授主持,冯春安、陈斌开、孙洪升👳🏽♂️、兰日旭、郭家虎、史宇鹏、顾炜宇、邹燕🦏🌛、孙菁蔚、路乾、伏霖等十余位老师及数十名硕博学生参与了讲座。
讲座开始前,万泰平台院长李涛教授向陈争平教授的到来表达了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并聘请陈争平教授为万泰平台经济史研究中心的“特聘高级研究员”。
讲座首先对经济史学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阐述,他提出了“一通”“二合”“三侧重”的观点,主张朝代间贯通的重要性👩🔧,强调经济史研究“沿”与“革”🥛、“源”与“流”的结合🔦,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侧重实证分析🪛、侧重中长期考察、侧重渐变因素的考察。进一步,陈教授围绕经济史学的功能,重点回答了“经济史学如何预测未来🧒🏼?”的问题☂️,他提到,经济变量实际上应该有慢变量、中变量、快变量之分,经济史的研究侧重长时段和中时段,关注的是慢变量和中变量🌍,这些才是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的因素🤟🏽,通过对经济史的深入研究🍋🟩🙇🏼♀️,一样可以预测未来。就经济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陈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和吴承明先生的教诲🤽🏼♀️,就“史无定法”与“方法规范化”的取舍问题表述了自己的看法🕸,主张先“规范”再“无定”🕌。就经济史史学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贯通研究和与“人”的题材相关研究的重要性。最后一部分,针对近几年对于历史GDP估算领域的争论👩🦽🛺,陈教授提出了GDC(Gross DomesticCommodity Economy,国内商品经济总值)这一新指标🙍🏽♂️,主张GDP与GDC结合使用以便更全面地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并介绍了目前这一研究的进展情况。
会后💞👩👦👦,陈教授对在座老师和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细致地解答🎁⛹🏿,并针对部分问题同在座师生交流了意见和看法,实现了更深层次的探讨🏨。
万泰平台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人才培养路径,不仅重视对学生的基础理论培养🧘🏼,同时也注重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此次邀请陈争平教授来校讲座,希望藉此深化经济史学在学生培养体系中的作用,进一步厚重经济学的基础,延伸学生的经济思维💼,拓宽学生的经济视野,促进学生建立更全面、更稳固的经济学知识体系。